三月底至四月初,十二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分别率“京津冀能源结构调整”调研组在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等地展开调研,深度把脉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能源结构调整问题。国际投资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副所长侯佳儒教授作为环境法专家一同参加了调研,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民革中央副主席傅惠民、田惠光,民革中央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谢克昌,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院士彭苏萍,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及国家相关部委,京津冀地方相关领导、专家参加了调研和座谈。
生态环境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能源结构不合理、化石能源消耗密度大、散煤消耗量大是重要原因。《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生态保护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率先突破的领域之一。
万鄂湘强调,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民革中央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以能源结构调整为切入点组织开展调研,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和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次具体行动。调研过程中,京津冀各级领导和有关代表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调研组将认真研究讨论,深入总结京津冀能源发展、环境协同治理的经验,合理统筹京津冀三地能源资源、电力供应、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共同诉求,积极探索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减轻环境压力的途径,以实际行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计出力。
齐续春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能源结构问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也关系到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通过调研摸清京津冀地区能源结构现状,了解各地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调研组将立足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统筹考虑区域能源结构调整,在倡导全民节能,提高能源效率、煤炭清洁利用等方面提出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综合性建议,力求切实可行,争取在京津冀地区首先实现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起到示范性作用。
“能源结构的调整,就是要做好一个加减法。”侯佳儒认为,必须加大可再生能源比重,削减煤炭的使用,加快发展风电、光伏、地热等可再生能源;而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则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如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社区团体购电制度、绿色消费信息强制公开制度,特别是公共效益基金制度,在购电价格中提供一定比例用于支付能源技术的开发。
据了解,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将根据调研情况撰写调研报告,并提交中共中央、国务院,为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